学风建设月 若水讲堂③ | 卫生经济管理学院开展“若水讲堂”第三讲——“疫”起努力,为“心”赋能
发布时间: 2022-11-19

为帮助同学们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做好心理建设与调节,提升自我管理能力,邀请卫生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博士生导师曾智教授走进“若水讲堂”,于1116日为同学们精彩授课,百余名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本次活动。

本次若水讲堂的主题为“‘疫’起努力,为‘心’赋能”,曾教授从三个部分进行讲述:第一部分深刻剖析了苏轼自年少之时的意气风发到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的心灰意冷之间心境的转变,接着再借“一阕西江月”,自然而然引出心理建设的含义,并指出心理建设是幸福人生的核心力量,更是现代社会个人与组织的刚需品。通过对比、举例等论证手法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我们需要有恰当心理建设的观点。

第二部分曾教授首先用具体数据向我们展示出新冠疫情给全人类带来的创伤之大,紧接着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阐述向我们展示出疫情给人们带来的疲惫感所在:人类安全受到的威胁、全社会对负面情绪的感知与体验、生活节奏的紊乱等。鉴于疫情给人们造成心理困扰的主要原因是其让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感和失控感,曾教授顺势提出提升自我控制感增强生活仪式感等举措,以找寻人生的意义,赋予生命以价值。

第三部分曾教授为我们提供了疫情之下个体该如何进行心理建设的具体策略。同学们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做好自身的心理建设,从而构建心灵和谐,保持个体良好的精神状态。以电影《人潮汹涌》为例,结合卡尔·罗杰斯所认为的人们应该在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维持平衡的观点,曾教授启迪大家要乐观,要有韧性,学会承认并接纳自己的“能力边界”,悦纳自己,不断提升自我感受幸福与快乐的能力,以助力自我成长。

同学们通过曾教授生动有趣的讲解真切领悟到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做好心理建设与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对于曾教授提出的充实自我、悦纳自我以及挑战自我等观点也都有了自己的思考。希望今后大家能够怀抱梦想、脚踏实地,从勤学善思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实干笃行中绽放青春风采。

活动感悟

22公管1 周航禹

听完曾教授的讲座,我认识到了人的一生会经历各种未知的挑战,或有一次巨大的成功,或有一次绝望的失败,如果能放得下、并能昂起头继续自己的生活,这才是一个真正豁达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生活定位,努力适应现状,做疫情的主人而不是被疫情所束缚,可以从日常的细微小事、一些自己打算去做的事和一些自己未曾涉及的领域做起,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疫情之下,彼此邻里间的距离得以拉近,让我们再次感受到生活点点滴滴流露出的温馨;我们得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认清自我、规划生活,进而获得充实有序的体验。

22公管类 徐睿哲

若水讲堂,上善若水。曾智教授由苏轼的一生浮萍讲起,于困境中经过自身的调节,最终造就了世人眼里的乐观、潇洒、豪迈,是苏轼成就了苏东坡。时代的流行乐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声音,与上世纪80年代不同,近几年霸榜的流行歌曲流露出当代人在疫情背景下的心理问题。鉴于疫情加剧了全社会对负面情绪的感知和体验,不确定感和失控感促使了心理建设的发展,我们要更好地去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努力适应疫情封闭的生活,从中发掘生命的意义,实现自身的价值,品味生活,热爱生活,像苏东坡一样,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22药管 赵明月

曾教授的讲座启迪我开始思考疫情防控下我们应当如何做好自我的心理建设和日常自我规划。曾教授分享了他上学遇到的03SARS病毒的经历,他说到,那段时间,他常常“泡”在南师大图书馆看书,收获颇丰,以至于后期能够游刃有余地承接多门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并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和好评。再联系到我们自身,面对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形势,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做好自我的心理建设,把“不接受”变为“坦然接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不要内耗自己;同时要有一股韧劲,这股韧劲体现在何处——就体现在我们仍能够有条不紊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保持心灵和谐、积极向上,以一种充满激情、热枕和希望的态度来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这样也做到了曾教授告诫的“且行且珍惜”,“为心赋能,向阳而生”!